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新时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日期:2021-09-09  作者: 来源:  浏览量:15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新时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教高〔2021〕310号

各本科高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为建立健全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全面提升高校教师专业能力,根据国家和我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系列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校内涵式发展,以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责任,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为核心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培养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2.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强教,德育为先。把师德师风建设内化到教师专业发展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着力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知者”之德、“育者”之德和“研者”之德,切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修学、以德履职、以德育魂,铸牢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理想和专业情操。

 ——坚持问题导向,务求实效。主动对接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项目支撑,通过优化专业发展体系、更新专业发展内容、改进专业发展方法,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达成度、条件保障度和结果有效度,持续提升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推动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鼓励“双一流”高校、特色骨干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等不同类型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办学特色,针对教师个性特点和能力及其对未来自身发展预期等,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分类指导,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引导教师把精力集中在人才培养上,打造一大批安教、适教、乐教的高校教师队伍。

二、健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和内容

 3.健全专业成长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国家、省、校三级协同的教师专业培训体系,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方式。积极组织参加教育部中西部高校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大力推进省级高校教师示范性培训,探索开展灵活多样的校级教师培训。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培训目标、优化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培训授课方式、完善培训师资结构、健全培训考评机制,切实帮助广大教师提升教育知识素养、教学实践技能和课堂教学艺术;通过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管理人员能力提升、教学名师高级研修、专题专项研修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形成一批教师培养培训的品牌项目;探索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将培训学分纳入教师考核内容。

4.重点突出思政和师德元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核心培训课程,融入高校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使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师德规范纳入各类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创新师德教育方式,激发涵养高尚师德。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引导教师发掘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正确把握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积极构建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分学科专业领域开展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等活动,促进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在各层次专业教师间共享共用。

 5.提高教师学科前沿转化能力。鼓励高校青年教师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参加科研活动,加快提升自身学科素养、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奠定扎实基础。注重引领教师聚焦学科发展前沿知识,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网络研修、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等方式,增加学科发展前沿知识的研讨,开展前沿学科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的专题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引导教师适应课程改革新要求,推进教育观念革命、课堂革命、技术革命、方法革命,倡导启发式、民主式、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激发教与学的活力。

 6.着力提升智慧教学素养。将智慧教学能力纳入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持续开展智慧教学技术技能培训,以理解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操作、运用技术教学为目标,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提升智慧技术贯通能力、智慧教学设计能力、智慧资源整合能力、智慧课堂把控能力、智慧教学评价能力,建立“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新形态,充分发挥智慧教学在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7.建立高校教师智能研修机制。依托省高校教师发展管理服务中心,建立省级教师专业发展智能研修平台,汇集国家和省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精品资源共享课,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优质课程资源库。鼓励教师根据个性需求,自主选学线上课程,线上研修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

 三、着力打造梯队衔接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体系

 8.发挥高层次人才创新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发挥高校人才蓄水池作用,依托高校重点学科、创新平台等优势,突出“高精尖缺”,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进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坚持引育并举,做好国家级和省级重大人才专项;发挥人才项目的整体效应,实施河南省特聘教授岗位制度,每年引进培育60名左右创新人才,为高校培育聚焦科技前沿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

 9.强化教学名师示范带动。继续开展省级高校教学名师和名师工作室建设,每年遴选50名左右省级教学名师。搭建教学名师展示交流平台,依托名师工作室,培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团队;加强名师工作室考核,力争每一位名师都能引领一个学科、建强一个专业、带好一支队伍、形成一批成果。定期遴选认定一批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抓好典型选树,引领示范广大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推进科研创新、优化社会服务。高校必须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并明确教授承担本科生教学最低课时要求。

10.注重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持续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前瞻布局、提早发现、重点跟踪,每年培养200名左右学科基础扎实、教学科研潜力突出的优秀青年教师。深入实施新闻、政法千人互聘计划,推动高校围绕新文科建设与行业建立教师发展协同机制。鼓励双一流高校、特色骨干高校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研修,应用型本科高校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逐步建立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认定制度。

11.夯实初任教师育人基础。普遍建立高校初任教师培训制度和上岗审核制度。制定高等学校初任教师岗前培训标准,高校新任教师须参加省定标准化培训。高校初任教师按照规定参加培训,经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素养考核和能力测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凡未达到岗前培训合格标准、未通过考核和测试者,一律不得上岗授课。

 四、建实建强新时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12.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现教师全员纳入基层教学组织,在总结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启动标杆基层教学组织创建活动,3年重点建设200个标杆基层教学组织。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项目建设,推动基层教学组织模式创新,3年重点建设100个省级虚拟教研室。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13.推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支持建设30个省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引导高校以初任教师达标、中青年教师业务提升为重点,建设具有学科和区域特色的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规划指导、培养培训、咨询服务、研讨交流等职能,切实提高初任教师的胜任力、青年教师的创新力,助推青年教师加速成长,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和青年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支持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需求普遍开展特色化校本培训。

14.办好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坚持以赛促教,定期举办高校教师课堂创新大赛,引领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强化课程思政,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评价,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实现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5.加强教师专业实践平台建设。强化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引导高校将实践能力培养培训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明确责任主体;强化校企合作中的教师参与,鼓励高校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师专业实践基地,3年内重点支持300个省级教师专业实践基地,有效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化教师评价机制,把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和参与实践能力培训作为考核聘用的参考指标。

 五、切实加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力度

16.加强教师发展教改专项培育。设立省级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项目,引导教师将专业发展过程中先进的理念、创新的做法升级为教学改革成果。鼓励基层教学组织加大教研教改力度,通过培育优秀教改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鼓励高校结合我省书院制、学分制、学业导师制等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开展针对性课题研究,产出一批符合改革方向、可供教师发展借鉴的实践性成果。

17.加大教师专业发展成果推广。建立省级教改成果推广平台,加大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改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鼓励教师课堂实践优秀教改成果,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鼓励高校在“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过程中赋予教师课程设计、教学规划、教材选择的自主权,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并以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培育一批有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成果。

18.发挥教学评估导向作用。各高校要充分认识教师专业成长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的重要性,对标新时代教学评估师资保障指标,坚持规模、结构和质量并重,完善本科教学评估、专业评估与教师专业成长联动机制,健全教学评估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联动机制,促进高校教师队伍规模达标、结构优化、素质提升,推动高校注重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19.强化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各高校要从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主体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院系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校、院两级党委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将教师专业发展纳入“十四五”整体发展规划;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有力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务实需求。

20.加强教师发展宣传引导。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融媒体平台作用,围绕教师专业成长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推进工作典型经验和创新发展案例研究等方面的宣传,加强引才育才、用才成才等方面的政策引导,营造全社会支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推动高校教师在中原更出彩和教育强省目标实现的进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1年9月2日